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自1906年法國科學家Carnot和Deflandre發現EPO來,人們在這一個多世紀中對EPO的認識不斷深入并取得了許多巨大的成果1。
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簡稱EPO),主要生物學作用抑制骨髓紅細胞凋亡、刺激網狀紅細胞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并刺激細胞內蛋白質合成,是體內紅細胞增殖、分化以及維持外周循環紅細胞數量正常的最主要的造血生長因子。在胚胎早期,胎兒肝臟是胎兒EPO的主要來源,出生后EPO合成由肝臟轉變為腎臟。成年機體EPO主要來源于腎臟由腎小管及管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間質細胞合成分泌,不過約有10-15%的EPO來自于腎外,主要合成器官為肝臟,由肝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及肝枯細胞產生,另外有研究發現骨髓中的巨噬細胞和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星形膠質細胞可能以旁分泌方式亦可合成EPO2。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EPO的基因體外重組在導入CHO細胞中,通過培養CHO細胞獲得。
1989年6月,Amgen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成功研制并上市了全球首個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產品——Epogen(阿法依泊汀),主要在治療腎性貧血、惡性腫瘤放化療導致的貧血等癥狀療效顯著3。
2001年9月,Amgen公司的一種“高糖基化”的長效重組促紅素產品——Arnesp(阿法達貝泊汀)獲得FDA批準,并于2002年正式上市。
2007年11月,Roche公司上市了另外一種長效重組促紅素產品——Mircera(聚乙二醇化的倍他依泊汀)。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制備工藝
Seplife LX-MC-dex1
層析介質
Q Seplife Large Scale
MA Seplife Large Scale
Seplife S-200
中國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
中國的rhEPO是自1992年從國外進口藥品開始的,由于rhEPO在貧血領域的優良效果再加上國外藥企的專業化學術推廣,其臨床應用率穩步上升。
1998年,第一個國產EPO-沈陽三生制藥的“益比奧”上市4。隨后上海凱茂生物、成都地奧制藥、科興制藥,北京四環生物和深圳未名等10家企業先后獲得SFDA批準上市。
2018年中國政府將療效確切、長期使用安全且價格低廉的rhEPO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5。
中國rhEPO生產企業
?沈陽三生制藥有限公司
?華潤昂德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山西威奇達光明制藥有限公司
?深圳未名新鵬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凱茂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成都地奧九泓制藥廠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的市場
自1989年Amgen公司上市第一個rhEPO產品以來,rhEPO藥物就因其良好的抗貧血效果而迅速增長,到2006年時全球rhEPO藥品銷售額達到峰值126億美元,成為當時最成功的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2001-2013年期間,全球rhEPO的銷售額先是由63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峰值126億美元,后由于仿制藥的競爭、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市場規模緩慢降到2013年的69億美元。
沈陽三生的rhEPO產品“益比奧”在國內樣本醫院市場自2005年就占據了半壁江山,隨后幾年其份額在不斷擴大,到2013年“益比奧”在國內樣本醫院的份額達到了65.6%,處于該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而日本協和麒麟公司的rhEPO產品“利血寶”一直處于國內樣本醫院市場的第二位,但是其份額卻在不斷降低,其在國內樣本醫院的份額由2005年的34.2%逐年降到2013年的11.5%。2013年的國內樣本醫院市場中,華北制藥的rhEPO產品“濟脈欣”以5.9%的份額位居第三,四環生物的“環爾博”、凱茂生物的“怡寶”分別以3.7%、3.5%位于第四和第五位6。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生物產業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從國際情況看,全球生物產業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從國內情況看,2025中國制造關注生物藥產業,國內生物藥研發申報風起云涌,將促使我國生物藥市場不斷擴容。這就要求國內生物制藥企業抓住機遇,利用國際國內對仿制藥的旺盛需求以及國際采購渠道,多方位開拓國內外市場。
與國外第二代長效重組人促紅素上市熱潮相比,國內藥企至今仍停留在第一代EPO產品上,且遠未達到普及使用和市場飽和的程度。相信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全民醫保政策的實施,促紅素類抗貧血藥物在未來將擁有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參考資料
1.JACOBS K, SHOEMAKER C, RUDERSDORF R,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omic and cDNA clones of human erythropoietin[J].?Nature,?1985,?313(6005):?806-810.
2. JELKMANN W. Developments i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s[J].?Br J Haematol,?2008,?141(3):?287-297.
3. LIN FK, SUGGS S, LIN C H, et al.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erythropoietin gene[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85,?82(22):?7580-7584.
4.PARK SS, PARK J, KO J, et al. Biochemical assessment of erythropoietin products from Asia versus US Epoetin alfa manufactured by Amgen[J].?J Pharm Sci,?2009,?98(5):?1688-1699.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EB/OL].http://www.nh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8/10/20181025195256627.pdf.
6.https://news.yaozh.com/archive/5125.html
7.各公司官網及CFDA官網